漢語字典
[①][lù]
[《廣韻》力玉切,入燭,來。]
“錄2”的繁體字。亦作“錄1”。
(1)記錄;記載。
(2)登記以便存查。
(3)簿籍,冊籍。
(4)文體名。古代一種應(yīng)用文。
(5)文體名。史籍志書類。
(6)文體名。目錄。
(7)文體名。記事文。
(8)抄寫;謄錄。
(9)收藏;收集。
(10)采取,采用。
(11)指錄用,任用。
(12)收留;收容。
(13)拘捕。
(14)指查抄。
(15)檢束。
(16)統(tǒng)領(lǐng);管領(lǐng)。
(17)次第。
(18)談?wù)f。
(19)通“祿”。
(20)通“碌”。
(21)通“籙”。參見“録紀(jì)”。
(22)通“緑”。青黃色。參見“録蘭”。
(23)通“緑”。利劍名。
[②][lǜ]
[《集韻》良據(jù)切,去御,來。]
“錄3”的繁體字。亦作“錄2”。
省察;甄別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力玉切,入3燭,lǜ,通開三入鍾來
[平水韻]:入聲二沃
[粵 語]:luk6
[閩南語]:lek8,liok8,lok8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錄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1309第11【唐韻】力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龍玉切,??音六?!菊f文】金色也。 又【玉篇】貝文也?!∮帧菊f文】借鈔寫字也?!菊滞ā恐`寫曰錄。 又【集韻】一曰采也。【公羊傳·成九年】錄伯姬也?!驹]】取也?!∮帧炯崱坑浺病!竟騻鳌る[十年】春秋錄內(nèi)而略外?!径Y·檀弓】愛之,斯錄之矣?!∮帧驹鲰崱魁X也,總也?!厩皾h·于定國傳】萬方之事,大錄于君?!驹]】大錄,總錄也?!∮咒浭拢倜??!韭毠僖洝靠備浶\(zhòng)事。又內(nèi)錄,錄尚書事也。【晉書·桓溫傳】固讓內(nèi)錄?!∮旨?。【周禮·天官·職幣】皆辨其物,而奠其錄?!驹]】定其錄籍。 又【正字通】書篇名。梁阮孝緒撰七錄十二卷,一經(jīng)典,二傳說,三子兵書,四文集,五術(shù)伎名內(nèi)篇,六佛法,七仙道名外篇。趙岐有三輔決錄。陶潛有聖賢羣輔錄。宋諸儒有語錄,名臣言行錄。 又第也?!緟钦Z】今大國越錄。【註】第也?!∮帜夸洠瑫翱偰恳??!驹姟む{風(fēng)·干旟疏】鄕射目錄?!∮中铡!菊滞ā款呿湈熶泩D。一曰綠圖。 又【韻會】檢束也?!拒髯印ば奚砥砍桃鄱讳洝!∮峙c麓通?!緯に吹浼{于大麓傳】麓,錄也。納舜使大錄萬幾之政?!∮帧咀謴⊙a(bǔ)】借作綠。劒名?!拒髯印ば詯浩课耐踔??!驹]】與綠同。以色爲(wèi)名?!∮帧卷崟俊菊崱??盧谷切,音祿。錄錄,不自異也?!臼酚洝て皆齻鳌抗蠕涗洝!厩皾h·蕭何傳】當(dāng)時錄錄,未有奇節(jié)?!驹]】錄錄,猶鹿鹿。言在凡庶之中也。又【灌夫傳】此特帝在卽錄錄?!驹]】錄錄,言循衆(zhòng)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良據(jù)切,音慮。寬省也?!緭P(yáng)子·太??經(jīng)】蹛于狴獄,三歲見錄?!就跹恼f】通作慮。【前漢·雋不疑傳】錄囚徒?!編煿旁]】省錄之,知情狀有冤滯與不。今云慮囚。本錄之去聲。力具切。俗訛遂爲(wèi)慮,失其原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