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釳
xì ? ㄒㄧˋ
◎ 古代裝在馬頭上像角的金屬裝飾物,用來割除網羅。
◎ 古代結在車轅兩邊,防止馬打架的一種裝置。
漢語字典
[①][xì]
[《廣韻》許訖切,入迄,曉。]
見“方釳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許迄切,入9迄,xi,臻開三入欣曉
[平水韻]:入聲五物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釳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1297第09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許訖切,音迄。【說文】本作??。乗輿馬頭上方釳。【唐韻】乗輿,馬頭上插以翟尾,曰方釳。【後漢·輿服志】金鍐方釳插翟尾。【蔡邕·獨斷】金鍐,方釳,繁纓重轂。【張衡·東京賦】方釳左纛。【李善註】以五寸鐵,中高兩頭低,如山形,翟尾結著轅兩邊,防馬相突。 又【玉篇】鐵孔也。 又【廣韻】魚訖切,音疙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