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釱
dì ? ㄉㄧˋ
◎ 腳鐐。
◎ 戴上腳鐐:“釱左趾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釱 dì?
〈名〉
(1) 鐵鐐,加在腳上的鎖 [iron pincers]
刑則交寒害釱。——《管子·幼官》
(2) 車轄。通“轪”( dài?) [linchpin]
陳眾車于東坑兮,肆玉釱而下馳。——《漢書》
漢語字典
[①][dì]
[《廣韻》特計切,去霽,定。]
[《廣韻》徒蓋切,去泰,定。]
亦作“鉪1”。
古代腳鐐類刑具,用以鉗足趾。
[②][dài]
[《廣韻》徒蓋切,去泰,定。]
亦作“鉪2”。
(1)通“軑”。車轄。
(2)化學元素“釔”的舊譯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月部定母,diat
[廣 韻]:特計切,去12霽,dì,蟹開四去齊定
[平水韻]:去聲八霽·去聲九泰
[粵 語]:daai6dai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釱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1297第07【唐韻】特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大計切,??音第。【說文】鐵鉗也。【廣韻】以鎖加足。【增韻】在頸曰鉗,在足曰釱。【史記·平準書】敢私鑄鐵器、煑鹽者,釱左趾。【註】釱,踏腳鉗也。字林音大計反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徒蓋切,音大。義同。 又【前漢·揚雄傳】肆玉釱而下馳。【註】釱,車轄也。音大。又音第。 又【集韻】他蓋切,音太。【博雅】錧也。一曰在項曰鉗,在足曰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