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shàn]
[《廣韻》所鑑切,去鑑,生。]
“釤1”的繁體字。
(1)一種長柄的大鐮刀。也叫釤刀。
(2)割;劈;砍。
[②][xiān]
[《集韻》思廉切,平鹽,心。]
“釤2”的繁體字。
鋒利。參見“釤2利”。
[③][shān]
[《集韻》師咸切,平咸,生。]
“釤3”的繁體字。
(1)放射性金屬元素,符號Sm?;野咨Y晶,質硬,在空氣中氧化變暗,半衰期很長,能放出甲種射線而變成釹。
(2)姓。明有釤資。見《正字通·金部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所鑑切,去59鑑,shàn,咸開二去銜生
[粵 語]:saam1sin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釤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1296第14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所鑒切,音?。【玉篇】大鎌也?!卷崟跨P屬?!颈阕印ひ菝窬怼客泣S鉞以適釤鎌之持。【韓愈·李大夫墓誌】鎛釤鉏斸。【註】釤,大鏟。斸,大鋤?!∮帧炯崱克剂?,音銛。刀名?!∮帧炯崱繋熛糖小卷崟繋熴暻?,??音攕。人名。晉有沙樓國帥釤加?!∮中?。【晉書·東夷傳】釤加。又明有玉田人釤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