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酆
fēng ? ㄈㄥˉ
◎ 〔酆都(dū)城〕迷信傳說指陰間。
◎ 姓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酆 fēng?
〈名〉
(1) 古地名。酆城 [Feng capital]
酆,周文王所都,在京兆 杜陵西南,從邑,豐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畢原酆郇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
康有酆宮之朝?!?a href="#">左傳·昭公四年》
(2) 周文王滅崇侯虎后曾都于此。后為周武王之弟的封國。故地在今陜西省戶縣北
(3) 姓
漢語字典
[①][fēng]
[《廣韻》敷空切,平東,敷。]
(1)古地名。本為商代崇侯虎邑,周文王滅崇后曾都于此。后為周武王之弟的封國。故地在今陜西省戶縣北。
(2)豐收。
(3)引申為豐盛,純厚。
(4)姓。春秋時有酆舒。見《左傳·文公七年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敷空切,上平1東,fēng,通開三平東滂
[平水韻]:上平一東
[粵 語]:fu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酆; 康熙筆畫:25; 頁碼:頁1279第31【廣韻】敷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敷馮切,??音豐?!炯崱恐芪耐跛??!咀髠鳌ふ阉哪辍靠涤雄簩m之朝?!驹]】酆,在始平鄠縣東,有靈臺,康王於是朝諸侯也。 又國名?!咀髠鳌べ叶哪辍慨?、原、酆、郇,文之昭也。 又姓。【左傳】有酆舒?!∮炙??!踞釢h·馮衍傳】西顧酆、鄗。【註】酆、鄗,二水名。◎按《詩·大雅》作邑于豐。豐水東注。《書·武成》王來自商,至于豐。俱作豐。後人加阝作酆,無二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