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酅
xī ? ㄒㄧˉ
◎ 中國春秋時紀地,在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。
◎ 中國春秋時齊地,在今山東省東阿縣南。
◎ 姓。
漢語字典
[①][xī]
[《廣韻》戶圭切,平齊,匣。]
亦作“巂3”。
(1)古地名。春秋紀邑。在今山東臨淄東。
(2)古地名。春秋齊地。在今山東東阿南。
(3)險要的丘陵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戸圭切,上平12齊,huí,蟹合四平齊匣
[粵 語]:kwai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酅; 康熙筆畫:25; 頁碼:頁1279第30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??圭切,音攜。【玉篇】紀邑。【春秋·莊三年】紀季以酅入于齊。【註】地在齊國東安平鄕。 又齊地。【春秋·僖二十六年】齊人侵我西鄙,公追齊師至酅。【註】酅,齊地。濟北穀城縣西有地,名酅下。 又【正字通】城濮之戰,楚師背酅而舍。【註】酅,丘陵險阻名。一說山名或地名。 俗作??。
考證:〔【正字通】城濮之戰,楚師背酅而合。〕 謹照左傳原文合改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