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鄍
míng ? ㄇㄧㄥˊ
◎ 古邑名,中國春秋時虞地,后屬晉,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。
漢語字典
[①][míng]
[《廣韻》莫經切,平青,明。]
春秋虞邑。后屬晉。在今山西平陸東北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莫經切,下平15青,míng,梗開四平青明
[粵 語]:ming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鄍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275第13【唐韻】莫經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忙經切,??音冥。邑名。【左傳·僖二年】伐鄍三門。【註】鄍,虞邑也。又【成二年】公會晉師于上鄍。【註】地名。闕。◎按《後漢·郡國志》有鄍聚,註:服虔曰:晉別都。《博物志》曰:諸侯會于溟亭,蓋晉地也。大約晉滅虞後,其地遂爲晉有,故《說文》直以鄍爲晉地,而不復原其爲虞邑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