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鄋
sōu ? ㄙㄡˉ
◎ 〔鄋瞞(mán)〕中國春秋時北方少數民族的一個小國,屬長狄的一支。在今山東省濟南市北(一說在博興縣西南)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鄋 Sōu
〈名〉
春秋時北方少數民族的一個小國 [Sou state],屬長狄的一支。公元前 616 年為齊所滅。在今山東省濟南市北
漢語字典
[①][sōu]
[《集韻》疏鳩切,平尤,生。]
見“鄋瞞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所鳩切,下平18尤,shōu,流開三平尤生
[粵 語]:sau1sau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鄋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275第10【唐韻】所鳩切【集韻】疎鳩切,??音搜。【說文】北方長狄國也。在夏爲防風氏,在殷爲汪芒氏。【左傳·文十一年】鄋瞞侵齊。【註】鄋瞞,狄國名。防風氏之後,姓漆。 又【集韻】蘇遭切,音騷。義同。 【說文】作??。
考證:〔【說文】北方長狄國也。在夏爲防風氏,在殷爲汪蕓氏。〕 謹照原文蕓改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