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逗
dòu ?ㄉㄡˋ
◎ 停留:逗留。逗號。
◎ 引,惹弄:逗哏。逗引。逗人。逗笑兒。
◎ 同“讀2”。
英文翻譯
◎ 逗
amuse play with tease stay stop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逗 dòu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辵( chuò),豆聲。本義:止住,停留)
(2) 同本義 [stay]
逗,止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廷尉奏恢逗橈。當斬。——《漢書·韓安國傳》
逗留不進。——《漢書·匈奴傳》
逗華陰之湍渚。——《思元賦》
(3) 又如:逗延(逗留;停留);逗宿(留宿);
(4) 趕,趁 [catch up with]。如:逗趁(追逐;追趕)
(5) 臨,到 [arrive]。如:逗晚(傍晚);逗曉(破曉,天剛亮)
(6) 透入 [penetrate] 。如:逗徹(透徹,詳盡而深入)
(7) 撩撥;調(diào)戲 [tease]。如:逗耍(玩耍;開玩笑);逗氣(使性子;慪人生氣)
(8) 招引 [provoke]。如:逗人(引人喜愛);逗笑(引人發(fā)笑);逗嚷(引人發(fā)急)
(9) 透露;顯露 [disclose;reveal;appear]。如:逗露(透露,顯露);逗教(投教,闡揚教義)
(10) 投射 [throw;cast]。如:逗鏝(博戲的一種。賭博者以錢文面背為勝負)
(11) 度,時間的延續(xù) [extend]
詞性變化
◎ 逗 dòu?
〈名〉
(1) 句中的停頓。也作“投”、“讀” [pause]。如:逗號;逗點
(2) 通“竇”。洞穴 [cave]。如:逗落(匈奴稱墳墓)
(3) 相聲藝術中演員在敘述故事時組織笑料的一種方法 [funny]。如:逗哏(用滑稽有趣的話引人發(fā)笑)
漢語字典
[①][dòu]
[《廣韻》田候切,去候,定。]
[《廣韻》持遇切,去遇,澄。]
(1)止;停留。
(2)繞道。參見“逗橈”。
(3)投合;接合。
(4)句中的停頓。
(5)臨,到。
(6)趁,趕。
(7)透露;顯露。
(8)投射。
(9)穿通,穿過。
(10)度,時間的延續(xù)。
(11)投放。
(12)引,疏導。
(13)引起;觸動。
(14)引逗;撩撥。
(15)逗趣,說話或行動使人發(fā)笑。
(16)相聲藝術中演員在敘述故事時組織笑料的一種方法。
(17)通“竇”。洞穴。
(18)通“抖”。抖動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持遇切,去10遇,zhù,遇合三去虞澄
[粵 語]:dau6
[閩南語]:tau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下】【辵字部】 逗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1257第25【唐韻】田??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大透切,??音豆。【說文】止也。【玉篇】住也。【後漢·張衡傳】逗華隂之湍渚。 又【集韻】曲行也。【前漢·韓安國傳】逗撓當斬。【註】逗,曲行避敵也。撓,顧望也。【後漢·光武紀】追鹵料敵,不拘以逗遛法。 又【廣韻】持遇切【集韻】?遇切,??音住。義同。 又姓也。 又【集韻】去智切,音跂。又他??切,音透。義??同。 又通作投。【正韻】物相投合也。【杜甫詩】遠逗錦江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