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豆
dòu ? ㄉㄡˋ
◎ 雙子葉植物的一科,木本、草本植物都有,如“紫檀”、“槐樹”、“黃豆”、“綠豆”、“紅豆”、“豌豆”、“落花生”等,日常統稱豆類植物,亦指這些植物的種子:豆科。豆子。豆莢(豆角兒)。豆漿。豆綠。煮豆燃萁。目光如豆。
◎ 形狀像豆粒的東西:土豆兒。
◎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,形狀像高腳盤:俎豆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豆
bean legumina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豆
荳 dòu?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形似高腳盤,或有蓋。漢字部首之一,從“豆”的字或與食器有關。或與豆類有關。本義: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)
(2) 同本義。形似高足盤,或有蓋。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,盛行于商周時,多陶制,也有青銅制或木制涂漆的。后世也作禮器 [standing cup]
豆,古食肉器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卬盛于豆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
(3) 又
于豆于登。
籩豆大房。——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
木豆謂之豆,竹豆謂之籩,瓦豆謂之登。——《爾雅》
食一豆肉,中人之食也。——《周禮·考工記》
若所市于人者,將以實籩豆奉祭祀、供賓客乎?——明· 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(4) 又如:豆俎(指古代祭祀用的禮器);豆籩(古代宴會和祭祀時盛放食物的器皿。木制的叫豆,竹制的叫籩)
(5) 古代容器 [vessel]。亦為容量單位,四升為一豆
四升為豆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
(6) 又如:豆登(古代盛器,亦用作祭器。登似豆而較淺)
(7) “豆”假借為“菽”,豆類植物的總稱 [bean]
大兒鋤豆溪東,中兒正織雞籠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清平樂·村居》
四月時雨降,可種大小豆——后魏· 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豆》
(8) 又如:扁豆;黑豆;豆觴(豆肉觴酒的簡稱);豆腐飯(舊稱家常便飯);豆腐牌兒(賣豆腐的布招);豆糜(煮豆為粥);豆苗(豆的幼苗);豆剖瓜分(比喻疆土分裂);豆秧(豆的幼苗);豆藤(豆類植物中蔓生種的莖桿)
(9) 古代重量單位 [a weight unit]。十六黍為一豆,六豆為一銖,二十四銖重一兩,十六兩為一斤
十六黍為一豆。——《說苑辨物》
(10) 樣子像豆的東西 [sth.resembling a bean]。如:豆姑娘(小姑娘);豆火(指火小如豆);土豆;豆肉(指一豆所盛之肉)
(11) 姓
漢語字典
[①][dòu]
[《廣韻》田候切,去候,定。]
(1)古代食器。亦用作裝酒肉的祭器。形似高足盤,大多有蓋。多為陶質,也有用青銅、木、竹制成的。
(2)借指食物。
(3)古代容器。亦為容量單位,四升為一豆。
(4)古代重量單位。
(5)豆類植物的總稱。
(6)樣子像豆的東西。
(7)通“斗”。酒器。
(8)用同“痘”。病名。天花。
(9)姓。漢有豆如意。見《漢書·衛青傳》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侯部定母,do
[廣 韻]:田候切,去50候,dòu,流開一去侯定
[平水韻]:去聲二十六宥
[粵 語]:dau2dau6
[閩南語]:tau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