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詬
(詬)
gòu ?ㄍㄡˋ
◎ 恥辱:“詬莫大于宮刑”。
◎ 辱罵:詬罵。詬病(指責,辱罵)。詬誶(辱罵指斥)。詬厲。詬詈。詬辱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詬
詬 gòu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言,后聲。本義:恥辱) 同本義 [disgrace;shame]
詬,謑詬恥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常以儒相詬病。——《禮記·儒行》
余不忍其詬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
詬,恥辱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詬莫大于宮刑。——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
公以晉詬語之。——《左傳》
(2) 又如:詬恥(恥辱);詬丑(恥辱)
詞性變化
◎ 詬
詬 gòu?
〈動〉
詬,罵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曹人詬之,不行。——《左傳·哀公八年》
投龜詬天而呼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
重丘人閉門而詬之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十七年。注:“罵也。”
予自度不得脫,則直前詬虜帥失信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
又如:詬怒(怒罵);詬叱(責罵呵叱);詬悖(辱罵、悖逆);詬謾(辱罵,謾罵);詬誶謠諑(辱罵斥責,造謠中傷)
漢語字典
[①][gòu]
[《廣韻》苦候切,去候,溪。]
[《廣韻》古厚切,上厚,見。]
[《廣韻》呼漏切,去候,曉。]
亦作“訽1”。“詬1”的繁體字。
(1)羞辱。
(2)辱罵;罵詈。
(3)怒。
(4)花言巧語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五有·去聲二十六宥
[粵 語]:gau2hau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詬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1188第18【唐韻】呼??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許??切,??吼去聲。【說文】謑詬,恥也。【博雅】罵也。【玉篇】恥辱也。【廣韻】怒也。【增韻】詈也。【左傳·哀八年】曹人詬之,不行。【杜註】詈辱也。【禮·儒行】常以儒相詬病。【註】詬病,猶恥辱也。【後漢·鄧禹傳】康聞詬之。【註】罵也。【唐書·劉文靖傳】君雅詬曰:反人欲殺我耳。【音義】怒也。 又【增韻】巧言也。 又【金壷字考】奊詬,無志節也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奊詬亡節。【師古註】奊詬謂無志分也。 又姓,見【姓苑】。 又【廣韻】苦??切【集韻】丘??切,??音??。又【集韻】下遘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茂切,??厚去聲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居??切,茍去聲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很口切【正韻】胡口切,??音厚。又【廣韻】古厚切【集韻】舉厚切,??音茍。義??同。 【說文】或作訽。【集韻】亦作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