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迣
zhì ? ㄓˋ
◎ 擋,遮擋:“部落鼓鳴,男女遮迣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zhì]
[《廣韻》征例切,去祭,章。]
遮攔。
[②][chì]
[《集韻》丑例切,去祭,徹。]
踰越;超越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征例切,去13祭,zhì,蟹開三去祭A章
[粵 語]:lai6lit6sai3
[閩南語]:se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下】【辵字部】 迣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1254第27【廣韻】古文迾字。【說文】迾,晉趙曰迣。【前漢·鮑宣傳】部落鼓鳴,男女遮迣。【註】言聞桴鼓之聲,以爲有盜賊,皆當遮列而追捕也。 又【集韻】丑制切,音跇。【玉篇】超踰也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體容與,迣萬里。 俗譌作??、??,??非。
考證:〔【前漢·鮑宣傳】部落鼓鳴,男女遮迣。【註】言聞桴鼓之聲,爲有盜賊,皆當遮迣而追捕也。〕 謹照原註爲字上增以字。遮迣改遮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