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軾
(軾)
shì ? ㄕˋ
◎ 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:憑軾。
◎ 憑軾致敬:“魏文侯過其閭而軾之”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軾
軾 shì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車,式聲。本義:設(shè)在車箱前面供人憑倚的橫木) 同本義 [horizontal bar(in front of carriage)]
軾,車前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車闌上之木。周于輿外者,在前曰軾,在旁曰騎。
馮軾下齊七十余城。——《漢書·酈食其傳》
下視其轍,登軾而望之?!?a href="#">左傳·莊公十年》
(2) 又如:登軾(爬上車廂前的橫木);軾櫃(固定在車廂前橫木上的小柜);軾車(在車上憑軾致敬)
漢語字典
[①][shì]
[《廣韻》賞職切,入職,書。]
“軾1”的繁體字。
(1)古代設(shè)在車箱前供立乘者憑扶的橫木。
(2)伏軾致敬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入聲十三職
[粵 語]:sik1
[閩南語]:sek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下】【車字部】 軾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1250第24【廣韻】賞職切【集韻】所職切,??音拭?!菊f文】車前也。【釋名】軾,式也。所伏以式敬者也。【後漢·張湛傳】軾輅馬?!驹]】乗車必正立,有所敬則撫軾,謂小俛也?!⊥ㄗ魇?。【論語】式負(fù)版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