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蹐
jí ? ㄐㄧˊ
◎ 后腳緊跟著前腳,用極小的步子走路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蹐 jí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足,脊聲。從“足”,表示與行有關。本義:走小碎步,即后腳尖緊接著前腳跟)
(2) 同本義 [walk in small pace]
謂地蓋厚,不敢不蹐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正月》
(3) 又如:蹐蹐馳(小步急行);蹐地跼天(謹慎小心,頗為恐懼的樣子);蹐步(小步);蹐蹐(行走不穩(wěn)便)
(4) 局促 [feel or show constraint]。如:蹐滯(局促板滯);蹐跼(局促);蹐促(局促不安)
漢語字典
[①][jí]
[《廣韻》資昔切,入昔,精。]
(1)輕步行;小步行走。
(2)引申指局促。參見“蹐滯”、“蹐跼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錫部精母,tziek
[廣 韻]:資昔切,入22昔,ji,梗開三入清精
[平水韻]:入聲十一陌
[粵 語]:zik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中】【足字部】 蹐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231第26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資昔切,音積。【說文】小步也。【詩·小雅】謂地蓋厚,不敢不蹐。【傳】蹐,絫足也。【五經(jīng)文字】??,經(jīng)典相承作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