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gòng]
[《廣韻》古送切,去送,見。]
“贛1”的繁體字。
(1)賜給。
(2)姓。漢有贛遂。見《漢書·朱博傳》。
[②][gàn]
[《廣韻》古暗切,去勘,見。]
[《廣韻》古禫切,上感,見。]
“贛2”的繁體字。亦作“贑1”。
(1)水名。即江西省境內(nèi)的贛江,又稱贛水。東源貢水出武夷山脈,西源章水出大庾嶺,在贛州市匯合后稱贛江。曲折北流,縱貫全省。主流入鄱陽湖。
(2)江西省的簡稱。
[③][zhuàng]
[《集韻》陟降切,去絳,知。]
通“戇1”。“贛3”的繁體字。亦作“贑2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禫切,上48感,gǎn,咸開一上覃見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七感·去聲一送·去聲二十八勘
[粵 語]:gam3gung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中】【貝字部】 贛; 康熙筆畫:24; 頁碼:頁1213第19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古送切,音貢。【說文】作贛。賜也。從竷省聲。籀文作??。【韻會】通作貢。【禮·樂記】子贛見師乙而問焉。 又【集韻】??,水名,出豫章。或作灨,通作贛。 又【集韻】古禫切,音感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豫章郡贛。【註】豫章水出西南,北入大江。如淳曰音感。 又【集韻】古暗切,音紺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瑯邪郡贛楡。【註】師古曰:贛,音紺。 又【集韻】呼貢切,與戇同。愚也。 又【集韻】陟降切,音憃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呼降切。賜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