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biǎn]
[《廣韻》方斂切,上琰,幫。]
“貶1”的繁體字。“辨3”的被通假字。“辯3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減少;缺少。
(2)降職。
(3)給予低的評價。跟“褒”相對。
(4)抑退;謙退。
(5)方言。猶別。揣,插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談部幫母,piam
[廣 韻]:方斂切,上50琰,biǎn,咸開三上鹽B幫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八琰
[粵 語]:bin2
[閩南語]:pian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中】【貝字部】 貶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1206第20【廣韻】方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悲檢切,??音疺。【說文】損也。【公羊傳·隱二年】何以不氏貶。【註】貶,猶損也。【杜預·春秋序】《春秋》雖以一字爲褒貶。 又【詩·大雅】我位孔貶。【傳】貶,墜也。 又【玉篇】減也。 又【增韻】謫也,抑也。 又【集韻】補范切,音覂。義同。 又通作辯。【周禮·秋官·士師】若邦兇荒,則以荒辯之灋治之。【註】辯,當爲貶。遭飢荒,則??罰,國事有所貶損,作權時灋也。 又通作辨。【禮·玉藻】立容辨。【註】辨,讀爲貶。自貶??,謂罄折也。 又【集韻】扶法切,音乏。【類篇】射者所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