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èr]
[《廣韻》而至切,去至,日。]
“貳1”的繁體字。亦作“貮1”。
(1)副手;副職。
(2)輔佐。
(3)增益;增添。
(4)復制副本。
(5)指副本。
(6)數(shù)詞。“二”的大寫。
(7)再次,重復。
(8)匹敵;比并。
(9)不信任;懷疑。
(10)不專一;懷有二心。
(11)離異;分裂。
(12)違背;背叛。
(13)指叛逆者。
(14)變易;變化。
(15)猶業(yè)。事務(wù)。
(16)通“膩”。污穢。
(17)通“忒”。
(18)古國名。故地在今湖北省廣水市境。
(19)姓。北魏有貳塵。見《晉書·姚興載記上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而至切,去6至,èr,止開三去脂A日
[平水韻]:去聲四寘
[粵 語]:ji6
[閩南語]:ji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中】【貝字部】 貳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1206第14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而至切,音樲。【說文】副益也。【書·周官】貳公弘化。【傳】副貳三公。【周禮·天官·小宰】掌邦之六典、八灋、八則之貳。【註】貳,副也。【禮·少儀】乗貳車則式。【註】貳車,副車。 又與二同。【易·坎卦】樽酒簋貳。【註】一樽之酒,二簋之食。【禮·曲禮】雖貳不辭。【註】貳,謂重殽膳也。又【坊記】惟卜之日稱二君。【註】二,當爲貳 又【爾雅·釋詁】貳,疑也。【疏】貳者,心疑不一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任賢勿貳。【詩·大雅】無貳爾心。【左傳·閔元年】閒攜貳。【註】離而相疑者,則當因而閒之。 又【左傳·隱元年】旣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。【註】鄙,鄭邊邑。貳,兩屬也。 又【左傳·隱二年】王貳于虢。【註】王欲分政於虢。 又【玉篇】代也,敵也,??也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《後秦錄》有後魏平陽太守貳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