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豨
xī ? ㄒㄧˉ
◎ 〔豨薟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莖上有灰白色的毛,葉對生,橢圓形或卵形。
◎ 古書上指豬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豨
狶 xī?
〈名〉
(1) [野]豬;大豬 [swine;pig;hog]
言則稱于湯文,行則譬于狗豨。——《墨子》
(2) 又如:豨突(像野豬一樣奔竄);豨膏(豬油);豨首(即豕首。天名精的別名)
(3) 古代楚人對小豬的稱謂 [pig]
豨,《字書》云:“東方名豕也。”——《爾雅》
(4) 象聲詞。表示嘆息聲 [hi]
妃呼豨!秋風(fēng)肅肅晨風(fēng)颸,東方須臾高知之——《樂府詩集·鼓吹曲辭一》
漢語字典
[①][xī]
[《廣韻》香依切,平微,曉。]
[《廣韻》虛豈切,上尾,曉。]
亦作“狶1”。
(1)豬。
(2)象聲詞。表示嘆息聲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香衣切,上平8微,xī,止開三平微曉
[平水韻]:上平五微·上聲五尾
[粵 語]:hei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中】【豕字部】 豨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1196第29【唐韻】虛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許豈切,??希上聲。【玉篇】豕也。【莊子·知北遊】監(jiān)市履豨。【註】豨,大豕也。 又【廣韻】楚人呼豬也。【揚(yáng)子·太??經(jīng)】豨毅其牙。【註】豨,人呼豬也。 又【說文】豕走豨豨。【正韻】豕走聲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王莽大募天下囚徒、人奴,名曰豬突豨勇。【師古曰】東方名豕曰狶。一曰豨,豕走也。 又封豨,神獸。【說文】古有封豨修蛇之害。【楚辭·天問】封豨是射。【註】神獸也。 又封豨,星名。詳前豕字註。 又??豨,人名。見【史記·列傳】。 又【廣韻】香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香依切,??音希。豬也。【揚(yáng)子·方言】南楚謂之豨。 又藥名。【韓愈·進(jìn)學(xué)解】訾醫(yī)師以昌陽引年,欲進(jìn)其豨苓也。互詳豕字註。 又【本草綱目】豨薟,一名豬膏母。【李時(shí)珍曰】楚人呼豬爲(wèi)豨,呼草之氣味辛毒爲(wèi)薟。此草氣臭如豬而味薟螫,故名。 【廣韻】亦作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