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yàn]
[《廣韻》以贍切,去豔,以。]
亦作“艶1”。亦作“艷1”。亦作“豓1”。“閻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艷麗。特指人的容色美好動人。
(2)泛指花卉、衣飾等物鮮明美麗。
(3)指美女。艷,指艷麗的人或物。
(4)指花。
(5)指男女情愛方面的。
(6)形容文辭華美。
(7)光彩;光澤和顏色。
(8)照耀;閃耀。
(9)羨慕。
(10)炫惑。
(11)愛;傾慕。
(12)濃。
(13)古代楚地歌謠。
(14)唐代大曲的引子。
音韻參考
[粵 語]:jim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中】【豆字部】 豓; 康熙筆畫:27; 頁碼:頁1193第33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以贍切,鹽去聲。【說文】好而長也。從豐。豐,大也。??聲。【徐曰】容色豐滿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美也。宋衞晉鄭之閒曰豓。一曰秦晉之閒美色爲豓。【註】言光豓也。【詩·小雅】豓妻煽方處。【左傳·桓元年】美而豓。 又【正韻】光彩貌。【晉書·衞恒傳】摛筆豓于紈素。【韓愈·調(diào)張籍詩】光豓萬丈長。 又自放縱貌。【潘岳·笙賦】汎淫汜豓。 又歌名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荊豓楚舞。【註】豓,楚歌也。 又縣名。【唐書·地理志】樂豓縣,屬芝州忻城郡。 又【集韻】或作閻。【前漢·谷永傳】閻妻驕扇,日以不臧。 又【增韻】歆羨也。【韻會】通作鹽。【禮·郊特牲】鹽諸利。【註】鹽,讀爲豓。使欣豓也。○按韻書通作豔。《六書正譌》別作艷、灧,??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