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謐
(謐)
mì ? ㄇㄧˋ
◎ 安寧,平靜:謐謐(清靜無聲)。安謐。靜謐。寂謐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謐
謐 mì?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本義:安靜) 同本義(指環(huán)境的安靜,沒有動(dòng)蕩,沒有騷擾) [be quiet and peaceful]
謐,靜語也,一曰無聲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其化清謐。——《素問·氣交變大論》。注:“謐,靜也。”
其政謐。——《五常正大論》。注:“謐,靜也。”
海表謐然。——《三國志·東夷傳》
四海謐然,宇內(nèi)晏清。——《魏書·于栗忠傳》
內(nèi)外寂謐。——《漢武帝內(nèi)傳》
(2) 又如:謐然(平靜的樣子);謐寧(寧靜);謐爾(安靜的樣子);謐謐(沉寂的樣子)
漢語字典
[①][mì]
[《廣韻》彌畢切,入質(zhì),明。]
“謐1”的繁體字。
(1)寂靜。
(2)為靜止。
(3)安寧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入聲四質(zhì)
[粵 語]:mat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謐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188第18【唐韻】彌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覓輺切,??音蜜。【說文】靜語也。一曰無聲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靜也。【廣韻】愼也,安也。【班固·漢武帝內(nèi)傳】內(nèi)外寂謐。【魏志·東夷傳】海表謐然。【宋書·樂志】謝莊《明堂歌》云:地紐謐,乾樞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