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务机,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,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,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

查字典logo
您的位置: 查字典 > 漢語字典 > 諭的意思
  • 拼音:
  • 注音: ㄩˋ
  • 部首筆劃:2
  • 總筆劃:11
  • 繁體字:
  • 漢字結(jié)構(gòu):左右結(jié)構(gòu)
  • 簡體部首:
  • 造字法:形聲
  • 筆順:捺折撇捺橫豎折橫橫豎豎

基本解釋


(諭)
yù ? ㄩˋ
◎ 告訴,使人知道(一般用于上對下):面諭手諭諭旨曉諭
◎ 明白,古同“”,明白,理解。
◎ 古同“”,比方。

英文翻譯


instruct

詳細(xì)解釋

詳細(xì)字義

諭 yù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言,俞聲。本義:舊時上告下的通稱。也指告訴)
(2) 同本義 [instruct;tell]
諭,告也。——《說文
以諭九稅之利。——《周禮·掌交》
訝士掌四方之獄訟,諭罪刑于邦國。——《周禮·秋官》
(3) 又如:諭葬(圣上發(fā)旨的葬儀);面諭;諭知(告諭而使人知曉)
(4) 明白、懂得 [understand;see]
諭,曉也。——《廣雅
教之以事而諭諸德者也。——《周禮·師氏》注
其言多當(dāng)矣,而未諭也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又不能諭其內(nèi)志。——《漢書·文帝紀(jì)》
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諭矣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
詞性變化

諭 yù?
〈名〉
(1) 舊時用指上對下的文告、指示 [instruction]
這可得便來諭,著魏子英拿 沙龍。——《小五義
(2) 又如:來諭;手諭;賜諭
(3) 告誡的言辭 [edict]
(4) 比喻 [analogy]
請以市諭,市朝則滿,夕則虛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

漢語字典

[①][yù]
[《廣韻》羊戍切,去遇,以。]
2”的被通假字。“1”的繁體字。
(1)告曉;告知。
(2)告謝。
(3)教導(dǎo);教誨。
(4)指告誡的言辭。
(5)舊指上對下的文告或指示。亦特指皇帝的詔令。
(6)學(xué)官名。即教諭。宋代在都城設(shè)立的小學(xué)和武學(xué)中始置教諭,元、明、清縣學(xué)皆有此官,掌文廟祭祀和訓(xùn)誨所屬生員。
(7)明白;領(lǐng)會。
(8)表明;顯示。
(9)比喻;比擬。
(10)姓。晉有諭歸,見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
音韻參考

[平水韻]:去聲七遇
[粵 語]:jyu6
[閩南語]:ji7,ju7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釋
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諭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1188第18
【唐韻】羊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兪戍切,??音裕。【說文】告也。【類篇】曉也。【韻會】及其未悟,告之使曉。【穀梁傳·桓六年】修敎明諭國道也。【禮·祭義】諭其志意。【疏】使祝官啓告鬼神,曉諭鬼神以志意。【周禮·秋官】訝士掌四方之獄訟,諭罪??于邦國。【註】告曉以麗罪,及制??之本意。【疏】諭爲(wèi)曉,故曰告曉。【戰(zhàn)國策】寡人諭矣。【註】諭,曉也。【呂覽·離謂篇】言者以諭意也。【淮南子·主術(shù)訓(xùn)】衰絰菅屨,辟踴哭泣,所以諭哀也。【註】諭,明也。 又【玉篇】譬諭也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誼追傷屈原,因以自諭。【師古註】諭,譬也。 又【廣雅】諫也。 又官名。【唐書·百官志】有左右諭德。 又縣名。【晉書·地理志】新諭縣,屬荊州安成郡,吳置。【唐書·地理志】招諭縣,屬錦州,垂拱三年置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東晉有諭歸,豫章人,撰《西河記》。何承天云:音樹。 又【玉篇】他口切,偸上聲。誘也。 【集韻】或作喩。

字源字形

諭

諭的意思、基本信息

  • 五筆86:YWGJ
  • 五筆98:YWGJ
  • 五行:金
  • UniCode:U+8C15
  • 四角號碼:38721
  • 倉頡:IVOMN
  • GBK編碼:DACD
  • 規(guī)范漢字編號:5004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开远市| 丹江口市| 监利县| 永和县| 阜阳市| 古田县| 樟树市| 文昌市| 宁陕县| 安溪县| 福泉市| 河津市| 麻江县| 满洲里市| 胶南市| 河东区| 天长市| 凤翔县| 科技| 松潘县| 天津市| 和顺县| 永吉县| 潼关县| 江津市| 石台县| 四会市| 金华市| 馆陶县| 宁南县| 扬州市| 花莲市| 沭阳县| 汽车| 青田县| 巨鹿县| 晋宁县| 丹凤县| 库伦旗| 柳江县| 霍州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