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誤
(誤)
wù ? ㄨˋ
◎ 錯,不正確:錯誤。失誤。筆誤。誤差(chā)。
◎ 耽擱:耽誤。
◎ 因自己做錯而使受損害:誤國。誤人子弟。
◎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:誤傷。
反義詞
正
英文翻譯
◎ 誤
by accident error harm miss mistak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誤
悮、誤 wù?
〈形〉
(1) 謬誤;錯誤 [wrong;mistaken]
誤,謬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群臣議皆誤。——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
興盡晚歸舟,誤入藕花深處。——李清照《如夢令》
誤落塵網中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田居》
土木之誤。——清· 張廷玉《明史》
(2) 又如:筆誤;誤錯(失誤差錯);誤證(錯誤的證明);誤本(有錯字的版本);誤謬(謬誤;差錯)
詞性變化
◎ 誤
誤 wù?
〈動〉
(1) 耽誤 [miss due to delay]
鄭以救公誤之,遂失 秦伯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十五年》
(2) 又如:誤卻(耽誤掉;失掉)
(3) 妨害 [harm;injure]
專欲誤將軍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
(4) 又如:誤人不淺;誤身(貽誤自身);誤人(貽害于人);誤惑(貽誤迷惑)
漢語字典
[①][wù]
[《廣韻》五故切,去暮,疑。]
亦作“悮1”。“誤1”的繁體字。
(1)謬誤;錯誤。
(2)耽誤;妨害。
(3)迷惑。
(4)不是故意地;不慎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七遇
[粵 語]:ng6
[閩南語]:goD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誤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1188第18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五故切,音寤。【說文】謬也。【書·立政】其勿誤于庶獄庶愼。【傳】誤,失也。【禮·聘義】使者聘而誤,主君弗親饗食也。【註】誤,謂禮節錯誤也。【前漢·張耳傳】君何言之誤。【吳志·周瑜傳】瑜精音樂,雖三爵後,其閒缺誤,知之必顧。故時人謠曰:曲有誤,周郞顧。 又【字林】通作悞。惑也。【荀子·正論篇】是特姦人之誤于亂說,以欺愚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