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务机,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,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,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

查字典logo
您的位置: 查字典 > 漢語字典 > 詒的意思
  • 拼音:
  • 注音: ㄧˊ
  • 部首筆劃:7
  • 總筆劃:12
  • 繁體字:
  • 漢字結構:左右結構
  • 簡體部首:
  • 造字法:
  • 筆順:捺橫橫橫豎折橫折捺豎折橫

基本解釋


yí ?ㄧˊ

詳細解釋

詳細字義

詒 yí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言,臺( yí?)聲。( dài)本義:欺騙。《中論·考偽》:“骨肉相詒,朋友相詐。”)
(2) 遺留 [leave behind]
詒,一曰遺也。——《說文
公乃為詩以貽王。——《·金滕》
詒厥孫謀。——《·大雅·文王有聲》
先王違世(逝世),猶詒之法。——《左傳·文公六年》
(3) 又如:詒厥孫謀(為子孫謀劃;賜福);詒笑(貽笑。被人譏笑);詒后(傳給后代);詒言(遺言);詒誚(詒譏。留下笑柄)
(4) 給予;贈送 [present;make a gift of sth.]
寄書向江山,詒我峰下石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送李屯田守桂陽

漢語字典

[①][yí]
[《廣韻》與之切,平之,以。]
1”的繁體字。
(1)遺留。
(2)給予;贈送。
(3)同“”。
(4)傳送。參見“詒音”、“詒書”。
[②][dài]
[《廣韻》徒亥切,上海,定。]
2”的繁體字。
欺騙。
[③][tái]
[《集韻》堂來切,平咍,定。]
3”的繁體字。
懈倦貌。

音韻參考

[廣 韻]:與之切,上平7之,yí,止開三平之以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·上聲十賄·去聲四寘
[粵 語]:ji4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釋
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詒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1154第23
【唐韻】與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盈之切,??音怡。【說文】相欺詒也。一曰遺也。【詩·邶風】自詒伊阻。【傳】遺也。【左傳·昭六年】叔向使詒子產(chǎn)書。【註】遺也。【廣韻】贈言也。 又【正韻】誒詒,疑疾。【莊子·達生篇】誒詒爲病數(shù)日。【註】懈倦貌。一曰失魂魄貌。 又通作貽。【書·五子之歌】貽厥子孫。【傳】貽,遺也。【詩·大雅】詒厥孫謀。【箋】詒,猶傳也。【正義】詒訓遺,卽流傳之義。 又通作飴。【詩·周頌】貽我來牟。【釋文】貽,又作詒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引《詩》作飴。【師古註】飴,遺也。與貽同。 又通作嗣。【詩·鄭風】子寧不嗣音。【傳】習也。【箋】續(xù)也。韓詩作詒。詒,寄也。曾不寄問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羊吏切,怡去聲。【類篇】亦遺也。【韻會】貺也。【左傳·文十六年】年自七十以上,無不饋詒也。【疏】饋、詒皆與人物之名,與貽通,有平、去二音。 又【集韻】堂來切,音臺。懈倦貌。引莊子誒詒。李軌讀。 又【集韻】他代切,音態(tài)。義同。又欺也。又【廣韻】徒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蕩亥切,??臺上聲。【類篇】江南呼欺曰詒。【增韻】欺詒,誑詐也。【列子·黃帝篇】狎侮欺詒。【徐幹·考僞篇】骨肉相詒,朋友相詐。 又【集韻】通作紿。【穀梁傳·僖元年】惡公子之紿。【註】欺紿也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項王迷失道,田父紿之曰:左,乃陷大澤中。【師古註】紿,誑也。 【類篇】或作??。

字源字形

字源演變:

金文 楷體

字形對比:

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

詒的意思、基本信息

  • 五筆86:YCKG
  • 五筆98:YCKG
  • 五行:土
  • UniCode:U+8A52
  • 四角號碼:03660
  • 倉頡:YRIR
  • GBK編碼:D472
  • 規(guī)范漢字編號:
主站蜘蛛池模板: 上饶市| 屏山县| 招远市| 淮滨县| 双城市| 巴林右旗| 克拉玛依市| 富川| 丹江口市| 普格县| 高邑县| 沾化县| 承德县| 体育| 玉门市| 庄浪县| 莱西市| 锡林郭勒盟| 罗城| 赤壁市| 九寨沟县| 新田县| 监利县| 晋江市| 木里| 临澧县| 阜阳市| 宜兰市| 自贡市| 呼玛县| 抚远县| 瓮安县| 鹰潭市| 彭阳县| 上饶市| 贵州省| 家居| 池州市| 息烽县| 体育| 巴彦淖尔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