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zhì]
[《廣韻》支義切,去寘,章。]
[《廣韻》章移切,平支,章。]
“觶1”的繁體字。
古代飲酒器。圓腹,侈口,圈足,或有蓋,形似尊而小。青銅制,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。陶制者多為明器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章移切,上平5支,zhī,止開三平支A章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·去聲四寘
[粵 語]:z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上】【角字部】 觶; 康熙筆畫:19; 頁碼:頁1145第03〔古文〕??【唐韻】之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支義切,??音寘。【說文】鄕飮酒角也。禮曰:一人洗舉觶,受四升。【玉篇】酒觴也。【增韻】實(shí)曰觴,虛曰觶。【禮·禮器】尊者舉觶。【註】三升曰觶,觶,適也。飮當(dāng)自適也。 又【正韻】罰爵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章移切【正韻】支而切,??寘平聲。義同。 【說文】或作??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