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覲
(覲)
jìn ?ㄐㄧㄣˋ
◎ 朝見君主或朝拜圣地:覲見。朝覲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覲
覲 jìn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見,堇( qín)聲。本義: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帝王)
(2) 朝見 [go to court;present oneself before(a monarch)]
(3) 諸侯秋季朝見天子或朝拜圣地
諸侯秋朝曰覲。勞王事。——《說文》
覲,見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秋見曰覲。——《周禮·大宗伯》
天子當依而立,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韓侯秋見天子曰覲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韓奕》
秋覲以比邦國之功。——《周禮》
(4) 泛指諸侯朝見天子
扶病覲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(5) 又如:覲見三宮(指朝見太皇太后、太后及皇帝);覲餉(覲見與餉宴);覲歲(歲時朝覲);覲岳(朝拜祭祀山岳);覲禮(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天子的儀式)
(6) 進見,訪謁 [meet with]
宣子私覲于子產(chǎn)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
(7) 又如:覲接(謁見身分地位較高者以接近之);覲省(探望雙親);覲會(會見)
漢語字典
[①][jìn]
[《廣韻》渠遴切,去震,羣。]
“覲1”的繁體字。
(1)諸侯秋季朝見天子。
(2)泛稱朝見帝王。
(3)會見;拜見。
(4)顯現(xiàn)。
(5)祭祀。
(6)通“僅”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十二震
[粵 語]:gan2gan6
[閩南語]:kin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酉集上】【見字部】 覲; 康熙筆畫:18; 頁碼:頁1139第05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吝切【正韻】具吝切,??音僅。【爾雅·釋詁】覲,見也。【疏】下見上也。【書·舜典】乃日覲四岳羣牧。【禮·曲禮】天子當依而立,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。【註】春見曰朝,秋見曰覲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註】覲之言勤也,欲其勤王之事。 又【韻會】通作殣。【前漢·禮樂志·郊祀歌】殣冀親以肆章。【註】殣,音覲,見也。 又葉渠巾切,音?。【蔡邕·筆賦】紀三皇之功伐兮,表八百之肆覲。傳六經(jīng)而綴百代兮,建皇極而敘彝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