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襤
(襤)
lán ?ㄌㄢˊ
◎ 〔襤褸〕衣服破爛不堪。亦作“襤縷”。
◎ (襤)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襤
襤 lán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衣,監聲。本義:無緣飾的破舊短衣) 無邊飾的衣服 [edgeless garments]
襤,裯謂之襤褸。襤,無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幾人貧衣被丑敝,或謂之襤褸,故《左傳》曰,篳路襤褸,以啟山林,殆謂此也。——揚雄《方言三》
無緣之衣謂之襤。——揚雄《方言四》
(2) 又
楚謂無緣之衣謂之襤,紩衣謂之褸。
詞性變化
◎ 襤
襤 lán?
〈形〉
泛指服飾破爛 [worn-out]。如:襤衫(衣服破爛);襤褸篳路(原謂穿著敝衣,駕著柴車,開發山林。后用以形容開創者的艱辛);
漢語字典
[①][lán]
[《廣韻》魯甘切,平談,來。]
亦作“1”。“襤1”的繁體字。
(1)無緣飾的破舊短衣。
(2)泛指服飾破爛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下平十三覃
[粵 語]:laam4
[閩南語]:lam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襤; 康熙筆畫:20; 頁碼:頁1122第39【唐韻】魯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甘切,??音藍。【說文】裯謂之襤。【揚子·方言】無緣之衣謂之襤。 又襤褸,綴結也。詳褸字註。 又襂襤,地名。詳襂字註。 【韻會】或作繿,通作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