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fù]
[《廣韻》方六切,入屋,非。]
[《廣韻》扶富切,去宥,奉。]
“復2”的繁體字。
(1)夾衣。
(2)指裝綿絮的衣服。
(3)引申為夾層的。
(4)土窟。漢桓寬《鹽鐵論·輕重》:“夏不失複,冬不離窟。”洪頤煊《讀書叢錄·鹽鐵論》:“《説文》:',地室也。從穴復聲。'《詩》曰:'陶陶穴。'《淮南·氾論訓》:'古者民澤處復穴。'高誘注:'復穴,重窟也。'《禮記·月令》鄭注:'古者複穴。'正義:'複穴者,謂窟居也。'三字(、復、複)通用。”一說為夾衣。楊樹達《鹽鐵論釋要·輕重》:“複,指衣言,王先謙云:'言當暑不去複衣'是也,洪頤煊讀'複'如'',非是。”
(5)武術上指使用兩件兵器(如雙刀、雙劍)的技術。
(6)中醫指七方之一的復方。
(7)重復;重疊。
(8)繁多;復雜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扶富切,去49宥,fòu,流開三去尤並
[平水韻]:入聲一屋
[粵 語]:fuk1
[閩南語]:hok8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複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1120第2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方六切,音福。【玉篇】重衣也。【釋名】衣服有裏曰複。 又【類篇】一曰褚衣。【急就篇註】褚之以綿曰複。 又【集韻】芳六切,音蝮。重也。【魏志·文帝紀·典論】余少曉持複,自謂無對,後從袁敏學,以單攻複,每爲若神。 又【韻會】複道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從複道上望見諸將。【註】上下有道,故謂之複。【庾信·華林園馬射賦】屬車釃酒,複道焚香。 又【廣韻】扶富切,音覆。亦重複也。
考證:〔【庾信·華林園射馬賦】〕 謹照原文射馬賦改馬射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