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裒
póu ? ㄆㄡˊ
◎ 聚集:裒集。裒輯。裒斂。
◎ 減少:裒多益寡(減有余以補不足)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裒 póu?
〈動〉
(1) 聚集 [gather;collect]。如:裒刻(搜括,聚斂);裒覽(收集和閱覽);裒整(聚集整頓);裒積(聚斂積貯);裒錄(收集輯錄);裒多益寡(多接受別人意見,彌補自己的不足);裒匯(匯集;輯集);裒嘯(形容人群呼噪雜亂)
(2) 減去 [reduce]。如:裒益(減少和增加);裒多增寡(裒多益寡);裒多益寡(減多余以補不足)
(3) 通“俘”。虜獲 [capture]
裒荊之旅。——《詩·商頌》
漢語字典
[①][póu]
[《廣韻》薄侯切,平侯,並。]
亦作“襃2”。
(1)聚集。
(2)引申為聚斂;搜集。
(3)眾多。
(4)減少。
(5)通“俘”。俘虜。
[②][yòu]
同“褎2”。
[③][bāo]
同“襃1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幽部并母,bu
[廣 韻]:薄侯切,下平19侯,póu,流開一平侯並
[平水韻]:下平十一尤
[粵 語]:fau4pau4
[閩南語]:poD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裒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1117第08【唐韻】薄侯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蒲侯切,??音抔。【爾雅·釋詁】聚也。【詩·小雅】原隰裒矣,兄弟求矣。又【周頌】敷天之下,裒時之對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多也。 又【玉篇】減也。【易·謙卦】君子以裒多益寡。 又【集韻】房尤切,音浮。義同。 又博毛切。同襃。詳襃字註。 或作裦。
考證:〔【詩·小雅】原隰裒兮。〕 謹照原文兮改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