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袡
rán ? ㄖㄢˊ
◎ 衣邊。
◎ 古代女子出嫁時所穿的盛裝:“婦人復,不以袡。”
◎ 古人跪拜時用以保護膝蓋的圍裙。
漢語字典
[①][rán]
[《廣韻》汝鹽切,平鹽,日。]
亦作“衻1”。
衣服的邊緣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:“純衣纁袡。”鄭玄注:“純衣,絲衣……袡,亦緣也。袡之言任也。以纁緣其衣,象陰氣上任也。凡婦人不常施袡之衣,盛昬禮,爲此服。”《禮記·雜記上》:“子羔之襲也,繭衣裳,與稅衣纁袡爲一。”孔穎達疏:“纁,絳也。袡,裳下緣襈也。以絳爲緣,故云稅衣纁袡也。”一說同“襜”。即蔽膝。陸德明釋文引王肅曰:“袡,婦人蔽膝也。”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汝鹽切,下平24鹽,rán,咸開三平鹽A日
[平水韻]:下平十四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