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袖
xiù ? ㄒㄧㄡˋ
◎ 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:袖子。套袖。袖標。
◎ 藏在袖子里:袖藏。袖手旁觀。袖刃(袖藏利刃)。
英文翻譯
◎ 袖
sleev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袖 xiù?
〈名〉
(1) (古字作褎。形聲。從衣,由聲。本義:衣袖)
(2) 同本義 [sleeve]
褎,袂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字亦作褎、作袖
攘袖見素手。——《文選·曹子建·樂府》
長袖善舞。——《韓非子》
(3) 又如:袖搭(衣袖多由兩片布料縫合而成,靠近袖口的一截稱為袖搭);袖佉(袖子的邊口)
(4) 袖口 [cuff]
袖,衣袂端也。——唐· 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
詞性變化
◎ 袖 xiù?
〈動〉
(1) 藏物于袖中 [carry in sleeve]
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袖金以私之。——明· 宗臣《報劉一丈書》
(2) 又如:袖占(在衣袖內占卜);袖演(袖占);袖刃(在衣袖中暗藏兵器);袖手(藏手于袖,表示閑逸的神態;也指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)
漢語字典
[①][xiù]
[《廣韻》似祐切,去宥,邪。]
“褎1”的今字。亦作“褏1”。
(1)衣袖。
(2)藏于袖中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似祐切,去49宥,xiù,流開三去尤邪
[平水韻]:去聲二十六宥
[粵 語]:zau6
[閩南語]:siu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袖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1114第17〔古文〕褏【唐韻】似祐切【集韻】似救切,??音岫。袂也。【釋名】袖,由也,手所由出入也。亦言受也。以受手也。【後漢·馬廖傳】城中好大袖,四方全匹帛。 又【綱目集覽】半袖,短袂衣也。【釋名】半袖其袂半,襦而施袖也。【晉書·五行志】魏明帝披縹綾半袖。 【廣韻】亦作褏、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