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袈
jiā ? ㄐㄧㄚˉ
◎ 〔袈裟〕僧尼披在外面的一種法衣。
漢語字典
[①][jiā]
[《廣韻》古牙切,平麻,見。]
亦作“毠1”。
見“袈裟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牙切,下平9麻,jiā,假開二平麻見
[平水韻]:下平六麻
[粵 語]:gaa1
[閩南語]:ka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袈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1113第23【唐韻】古牙切【集韻】居牙切,??音嘉。【廣韻】袈裟,胡衣也。【楞嚴經會解】袈裟,從色得名,三衣通稱。【通鑑】武后賜僧法朗等紫袈裟。 【玉篇】亦作毠。【類篇】本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