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lì]
[《廣韻》力制切,去祭,來。]
亦作“蠇1”。“蠣1”的繁體字。
(1)牡蠣。
(2)石蠣。海鷂魚的別名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鱗四·海鷂魚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力制切,去13祭,lì,蟹開三去祭A來
[平水韻]:去聲八霽
[粵 語]:lai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蠣; 康熙筆畫:21; 頁碼:頁1102第0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力制切,音例。【說文】作蠇。蚌屬。似螊微大,出海中,今民食之。【類篇】雕百歲化爲蠇。【廣韻】牡蠣也。【酉陽雜俎】牡蠣言牡,非謂雄也,介蟲中唯牡蠣是鹹水結成也。【本草】今海旁皆有之,附石而生,磈礧相連如房,呼爲蠣房,晉安人呼爲蠔莆。【郭璞·江賦】??蠣磈磥而碨?。【註】《臨海水土物志》曰:蠣長七尺。《南越志》曰:蠣形如馬蹄。 又石蠣。【本草】海鷂魚,一名石礪。 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落蓋切,音賴。義同。亦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