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(yǔ)字典
[①][hé]
[《廣韻》胡葛切,入曷,匣。]
木中蛀蟲。
[②][xiē]
[《字彙》許竭切]
亦作“蠍1”。
(1)節(jié)肢動(dòng)物。也稱鉗蝎。下腮像螃蟹的螯,胸腳四對(duì),后腹狹長(zhǎng),末端有毒鉤,用來御敵或捕食。可入藥。
(2)見“蝎2虎”。
(3)見“蝎2蝎螫螫”。
(4)見“蝎2虎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月部曉母,xiat
[廣 韻]:許謁切,入10月,xie,山開三入元曉
[平水韻]:入聲六月
[粵 語(yǔ)]:hit3kit3
[閩南語(yǔ)]:giat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蠍; 康熙筆畫:19; 頁(yè)碼:頁(yè)1100第12【唐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許竭切,音歇。【說文】蠆尾蟲也。【本草】一名主簿蟲,一名杜白,出靑州,形緊小者良。【北史·南陽(yáng)王綽傳】綽好取蠍,將蛆混,極樂。【杜甫詩(shī)】每愁夜中自足蠍。【韓愈詩(shī)】昨來得京官,照壁喜見蠍。 俗作蝎,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