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蛟
jiāo ? ㄐㄧㄠˉ
◎ 古代傳說中一種能發洪水的龍:蛟龍得水。
◎ 指鼉、鱷之類的動物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蛟 jiāo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蟲,交聲。本義:古代傳說中能發水的一種龍)
(2) 同本義 [mythical flood dragon]
蛟,龍之屬也。池魚,滿三千六百,蛟來為之長,能率魚飛置笱水中,即蛟去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其中有虎蛟。注:“蛟似蛇四足,龍屬?!?br>
母龍曰蛟?!?a href="#">抱樸子》
義興水中有蛟。(蛟,這里指鼉,鱷一類的動物。)——《世說新語·自新》
(3) 又如:蛟虬(蛟與虬。虬:古代傳說中一種有角的小龍。亦泛指水族);蛟螭(蛟龍。螭:傳說為蛟龍之屬的一種動物);蛟兕(蛟龍與兕牛)
(4) 又有古書說是無角龍 [hornless dragon]
蛟,龍屬。無角曰蛟。——《韻會》
乘六蛟兮蜿蟬?!?a href="/r_ci_975f449a7929f8e9edebc491ce0aa3ef/" target="_blank">楚辭·守志》。注:“龍無角曰蛟?!?br>
(5) 又指小龍或母龍 [young or male dragon]
麾蛟龍使梁津兮,詔西皇使涉予?!?a href="/r_ci_975f449a7929f8e9edebc491ce0aa3ef/" target="_blank">楚辭》。王逸注:“小曰蛟,大曰龍?!?br>
(6) 通“鮫”。鯊魚 [shark]
脅蛟犀兕,堅若金石?!?a href="#">商君書·弱民》
自尋陽浮江,親射蛟江中?!?a href="/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/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武帝紀》
(7) 又如:蛟革(鯊魚皮);蛟胎(用鯊魚皮制成的劍鞘);蛟魚(傳說中的人魚)
(8) 通“鮫”。蛟人。傳說居于海底的人 [person resem bling tlood dragon]。如:蛟珠(傳說蛟人所泣之珠);蛟綃(傳說蛟人所織的絲織品。泛指絹帛)
漢語字典
[①][jiāo]
[《廣韻》古肴切,平肴,見。]
(1)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。常居深淵,能發洪水。
(2)通“鮫”。鯊魚。
(3)通“鮫”。見“蛟人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宵部見母,ke?
[廣 韻]:古肴切,下平5肴,jiāo,效開二平肴見
[平水韻]:下平三肴
[粵 語]:gaau1
[閩南語]:kau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蛟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1081第37【唐韻】古肴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肴切,??音交。【說文】龍之屬也,池魚三千六百,蛟來爲之長,能率魚飛,置笱水中卽去。【埤雅】蛟,其狀似蛇而四足,細頸,頸有白嬰,大者數圍,卵生,眉交,故謂之蛟?!旧胶=洝框源笳呤當祰讶缫欢Y,能吞人?!臼霎愑洝炕Ⅳ~老者爲蛟?!居详栯s俎】魚二千斤爲蛟?!径Y·月令】季夏,命漁師伐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自尋陽浮江,親射蛟江中,獲之?!∮烛匝颉!臼霎愑洝框匝蛩蒲蚨鵁o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