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蚱
zhà ? ㄓㄚˋ
◎ 〔蚱蜢〕昆蟲,身體綠色或褐色,觸角短,不能遠飛,對農作物有害。
◎ 〔蚱蟬〕蟬的一種。
◎ 〔螞(mǎ)蚱〕見“螞3”。
漢語字典
[①][zhà]
[《廣韻》側伯切,入陌,莊。]
[《集韻》側駕切,去禡,莊。]
(1)見“蚱蟬”。
(2)見“蚱蜢”。
[②][zhà]
[《集韻》助駕切,去禡,崇。]
海蜇。水母之一種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側駕切,去40禡,zhà,假開二去麻莊
[平水韻]:入聲十一陌
[粵 語]:zaa3zaak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蚱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1079第16【唐韻】側伯切【集韻】側格切,??音窄。【玉篇】蚱蟬,七月生。 又【本草】蚱蜢。詳蜢字註。又【集韻】側駕切,音詐。義同。 又助駕切,音乍。與鮓同,海魚名。別詳魚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