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蚨
fú ? ㄈㄨˊ
◎ 〔青蚨〕a.古書上說的一種蟲;b.古代用作錢的別稱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蚨 fú?
〈名〉
青蚨。古代用作銅錢的別名 [copper]。如:蚨母(即青蚨。傳說用青蚨血涂錢,可以引錢使歸。因用以代稱錢);蚨錢(指錢幣)
漢語字典
[①][fú]
[《廣韻》防無切,平虞,奉。]
(1)見“青蚨”、“蚨母”。
(2)見“蚨虶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防無切,上平10虞,fú,遇合三平虞並
[平水韻]:上平七虞
[粵 語]:fu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中】【蟲字部】 蚨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1078第26【唐韻】防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馮無切【正韻】馮夫切,??音扶。【說文】靑蚨,水蟲,可還錢。【本草】一名蚨蟬,一名????,一名魚伯。藏器曰靑蚨,生南海,狀如蟬,其子著木,用以塗錢,皆歸本處。【搜神記】南方有蟲名????,形大如蟬,辛美可食。子著草葉上如蠶種。取其子,則母飛來,雖潛取之,亦知其處。殺其母塗錢,以子塗貫,用錢去則自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