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蘚
(蘚)
xiǎn ?ㄒㄧㄢˇ
◎ 苔蘚植物的一綱。屬于這一綱的植物莖和葉都很小,綠色,有假根,常生在陰濕地方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蘚
蘚 xiǎn?
〈名〉
(形聲。從艸,鮮聲。本義:苔蘚) 同本義。植物學名詞。隱花植物的一類,莖葉很小,沒有根,生在陰濕的地方 [moss]。如:蘚苔(青苔);蘚書(叢生在巖石上的蘚苔,文彩斑駁,有如文字,稱為蘚書)
漢語字典
[①][xiǎn]
[《廣韻》息淺切,上獮,心。]
“蘚1”的繁體字。
苔蘚。隱花植物。無根,多生在墻垣崖巖上或陰濕的地方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聲十六銑
[粵 語]:sin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蘚; 康熙筆畫:23; 頁碼:頁1064第42【唐韻】息淺切,音癬。苔蘚也。【本草】屋遊,一名瓦蘚。又【述異記】苔草亦呼宣蘚。【韻會】蘚,垣衣。一曰白草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