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藺
(藺)
lìn ?ㄌㄧㄣˋ
◎ 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細(xì)圓而長,中有白髓。莖可編席,莖心可燃燈及入藥。亦稱“燈心草”。
◎ 〔馬藺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堅韌,可系物,亦可造紙。根可制刷子。亦稱“馬蓮”、“馬蘭”。
◎ 姓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藺
藺 lìn?
〈名〉
(1)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也稱馬藺 [Chinese iris],根莖粗,葉線形,花藍(lán)紫色。葉堅韌,可系物,又可造紙。根可制刷子
藺,莞屬,從草,閵聲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藺席?!?a href="/r_ci_5b39f3c5fc9568d15c25580a273ab01b/" target="_blank">急就篇》
(2) 假借為“棱” [ridge;edge]
具藺石?!?a href="/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/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晁錯傳》。如淳注:“城上雷石也。”
(3) 通“躪”。車輪碾壓 [trample]
徒車之所藺轢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
(4) 姓
漢語字典
[①][lìn]
[《廣韻》良刃切,去震,來。]
“藺1”的繁體字。
(1)草名。即燈心草。莖可編席和蓑衣。
(2)見“藺石”。
(3)通“躪”。
(4)姓。戰(zhàn)國趙有藺相如。見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十二震
[粵 語]:leon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藺; 康熙筆畫:22; 頁碼:頁1056第12【唐韻】【韻會】??良刃切,音吝?!菊f文】莞屬?!居衿克戚付?xì),可爲(wèi)席。一名馬藺?!∮值孛!臼酚洝の菏兰摇繑≮w北藺?!∮中??!就ㄖ尽な献迓浴宽n厥??孫康,食采于藺,因氏焉。相如爲(wèi)趙上卿。 又【前漢·鼂錯傳】具藺石。【註】城上雷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