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yīn]
[《集韻》於金切,平侵,影。]
亦作“廕1”。“蔭1”的繁體字。
(1)樹蔭。
(2)日影。
[②][yìn][yīn]
[《廣韻》於禁切,去沁,影。]
“蔭2”的繁體字。“陰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沒有陽光;又涼又潮。參見“蔭2涼”。
(2)遮蓋;隱蔽。
(3)庇蔭。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有功勞而得到封賞或免罪。
(4)指地窖或暗室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於禁切,去52沁,yìn,深開三去侵B影
[平水韻]:去聲二十七沁
[粵 語]:jam3
[閩南語]:im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蔭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055第26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於禁切,音廕。【說文】草隂地。【徐曰】草所庇也。【荀子·勸學篇】樹成蔭而衆鳥息焉。【呂氏春秋】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。 又日景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趙孟視蔭。 又通廕。【左傳·文九年】本根無所庇廕。 又【韻會】通作隂。【詩·大雅】旣之隂女。 又【左傳·文十七年】鹿死不擇音。【註】音同蔭。【杜云】所茠蔭之處。古字借用。 又【集韻】於金切,音隂。草木蔭翳也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茂樹蔭蔚。 或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