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cāng]
[《廣韻》七岡切,平唐,清。]
“蒼1”的繁體字。
(1)青色(包括藍(lán)色和綠色)。
(2)灰白色。
(3)指天。
(4)指百姓。
(5)蒼老。
(6)通“倉”。參見“蒼卒”。
(7)姓。漢代有蒼英。
[②][cǎng]
[《廣韻》麁朗切,上蕩,清。]
“蒼2”的繁體字。
見“蒼2莽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陽部清母,tsang
[廣 韻]:七岡切,下平11唐,cāng,宕開一平唐清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·上聲二十二養(yǎng)
[粵 語]:cong1
[閩南語]:chho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蒼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1050第16〔古文〕????【唐韻】七岡切【正韻】千剛切,??音倉。【說文】草色也。【易·說卦傳】震爲(wèi)蒼筤竹。【臨川吳氏註】蒼,深靑色。【詩·王風(fēng)】悠悠蒼天。【禮·玉藻】大夫佩水蒼玉。【疏】似水之蒼而雜有文。 又【博雅】茂也。【書·益稷篇】至于海隅蒼生。【傳】蒼蒼然生草木。 又老也。【詩·秦風(fēng)】蒹葭蒼蒼。【釋文】物老之狀。 又【前漢·陳勝傳】蒼頭。【註】士卒靑帛巾。 又【綱目集覽】蒼黃,急遽貌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蒼氏。【註】《風(fēng)俗通》云:八愷,蒼舒之後。 又【韻會(huì)】采朗切,倉上聲。莽蒼,寒狀。一曰近郊之色。【莊子·逍遙遊】適莽蒼者,三飡而反。【唐書·韋述傳】蒼卒犇逼。【白居易詩】寒銷春蒼茫。 亦作倉。【禮·月令】駕倉龍,服倉玉。【史記·蕭望之傳】倉頭廬兒。 【直音】作蒼。蒼字從艸作。
考證:〔【書·益稷謨】至于海隅蒼生。〕 謹(jǐn)照益稷不稱謨,謨改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