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葚
shèn ? ㄕㄣˋ
◎ 桑樹結的果實:桑葚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葚 rèn
(1) ——“桑葚兒”( sāngrènr):桑葚,桑樹的果實,味甜可食
(2) 另見 shèn?
基本詞義
◎ 葚 shèn?
〈名〉
(1) 桑樹的果實 [mulberry] 通常暗紫色,漿果狀,酸味適中,可食
葚,桑實也。從草,甚聲。字亦作椹。——《說文》
于嗟鳩兮,無食桑葚。——《詩·衛風·氓》
(2) 另見 rèn(桑葚兒)
漢語字典
[①][shèn][rèn]
[《廣韻》食荏切,上寢,船。]
“黮2”的被通假字。
桑樹果實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侵部禪三母,zjy?m
[廣 韻]:食荏切,上47寑,shèn,深開三上侵A船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六寢
[粵 語]:sam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葚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1045第06【集韻】時鴆切,音甚。【玉篇】桑實也。【詩·魯頌】食我桑黮,懷我好音。【疏】飛鴞,惡聲之鳥。食桑黮而變音。【註】黮同葚。【晉書·張錫傳】桑葚甜甘,鴟鴞革響。 又【韻補】葉如林切,音??。【詩·衞風】于嗟鳩兮,無食桑葚。葉下耽字韻。【詩疏】一本又作椹。◎按《佩觿》云:以鐵椹之椹爲桑葚,非,葚字不當從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