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莔
méng ? ㄇㄥˊ
◎ 一種中藥草,即“貝母”。
漢語字典
[①][méng]
[《廣韻》武庚切,平庚,明。]
藥草名。即貝母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武庚切,下平12庚,méng,梗開二平庚明
[粵 語]:maang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莔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1034第05【廣韻】武庚切【集韻】眉耕切【韻會】眉甍切【正韻】眉庚切,??音盲。【爾雅·釋草】莔,貝母。【註】根如小貝,圓而白,華、葉似韭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王芻莔臺。【蔡邕·述行賦】布??菼與臺莔兮。 又與蝱通。【爾雅疏】詩云言采其蝱。陸璣曰:蝱,今藥草貝母也。 又【唐韻古音】武郞切【韻補】謨郞切,??音芒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許訖切,音迄。吳孫休長子字。
考證:〔【蔡邕·述行賦】??菼與臺莔兮。〕 謹照原文??菼上增布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