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犖
(犖)
luò ? ㄌㄨㄛˋ
◎ 雜色牛,引申為雜色:怒犖(狂怒的雜色牛)。駁犖。
◎ 特出,明顯:卓犖(特出)。犖犖(分明,明顯,如“犖犖大端”)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犖
犖 luò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牛,勞省聲。本義:雜色的牛)
(2) 同本義 [brindled ox]
犖,駁牛也。——《說(shuō)文》
黃白雜謂之駁犖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斯為朽關(guān)鍵,怒犖抉以入。——陸龜蒙《雜諷》
(3) 古地名 [Luo town]。在今河南省淮陽(yáng)縣西北
詞性變化
◎ 犖
犖 luò?
〈形〉
(1) 明顯,分明 [salient]
此其犖犖大者。——《史記·天官書》。索隱:“事之分明也。”
(2) 又如:犖然(明顯的樣子)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luò]
[《廣韻》呂角切,入覺(jué),來(lái)。]
“犖1”的繁體字。
(1)雜色牛。
(2)文彩交錯(cuò)貌。參見(jiàn)“駁犖”。
(3)明確,分明。
(4)嶙峋貌。參見(jiàn)“犖確”。
(5)堅(jiān)硬貌。參見(jiàn)“犖確”。
(6)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淮陽(yáng)縣西南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入聲三覺(jué)
[粵 語(yǔ)]:lok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下】【牛字部】 犖; 康熙筆畫:14; 頁(yè)碼:頁(yè)1031第38【唐韻】呂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力角切,??音?。【說(shuō)文】駁牛也。從牛,勞省聲。【廣韻】駁犖,牛雜色。 又【廣雅】丁犖,牛屬。 又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赤瑕駁犖。【註】司馬彪曰:駁犖,采點(diǎn)也。 又【史記·天官書】此其犖犖大者。【註】索隱曰:犖犖,事之分明也。 又【廣韻】卓犖。【韻會(huì)】卓犖,超絕也。【班固·典引】卓犖乎方州。 又人名。【左傳·莊三十二年】圉人犖。 又【集韻】力各切,音樂(lè)。牛駁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