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茜
qiàn ?ㄑㄧㄢˋ
◎ 紅色:茜紗。茜衫。茜裙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茜
蒨 qiàn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艸,西聲。本義:草名) 即“茜草”( Rubia cordifolia ) [Indian madder]
茜,茅蒐也。字亦作蒨。——《說文》
若千畝巵茜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。徐廣曰:“一名紅藍其花,染繒亦黃也。”
(2) 按,一種茜草屬多年生草本,莖方形,有逆刺,葉4枚輪生,長卵形或長心臟形,有葉柄,花小,淡黃白色,果實球形,熟果黑色,可食,根可制染料和入藥
詞性變化
◎ 茜 qiàn?
〈形〉
(1) 大紅色 [deep red]
茜袖捧瓊姿,皎日丹霞起。——唐· 李商隱《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》
(2) 如:茜紗(紅紗);茜衫(紅色的衣衫);茜紅(絳紅色);茜羅(絳紅色的薄絲織品);茜裙(紅色的裙子);茜綬(紅色的印綬。譬喻官爵尊貴)
(3) 鮮明;鮮艷 [bright]。如:茜練(鮮明的樣子);茜絢(鮮明絢麗);茜璨(鮮明貌);茜茜(鮮明;鮮艷)
(4) 草茂盛的樣子 [luxuriant]。如:茜茜(草茂盛的樣子);茜蔚(草木茂盛的樣子)
◎ 茜 qiàn?
〈動〉
(1) 染紅 [dye red]
誰家茜草茜的,也會落色來。——《醒世姻緣傳》
(2) 另見 xī
基本詞義
◎ 茜 xī
(1) 用于外國婦女名字的譯音用字
(2) 另見 qiàn?
漢語字典
[①][qiàn]
[《廣韻》倉甸切,去霰,清。]
(1)草名。茜草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黃赤色。莖方形,有倒生刺。葉子輪生,心臟形或長卵形。秋季開黃色小花,果實球形。根可做紅色染料,也可入藥。
(2)絳紅色。
(3)秀美、生動。參見“茜意”。
[②][xī]
人名用字。多用于外國女性名字的譯音(人名中也有讀qiàn的)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倉甸切,去32霰,qiàn,山開四去先清
[平水韻]:去聲十七霰
[粵 語]:sai1sin3sin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茜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1027第28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倉甸切,音倩。【說文】茅蒐也。【本草】一名地血,一名風車草,一名過山龍,今染絳茜草也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千畝卮茜。【註】其花染繒,赤黃也。【述異記】洛陽有支茜園。【漢官儀】染園出芝,供染御服。 通作蒨。【集韻】或作??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