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茍
gǒu ?ㄍㄡˇ
◎ 姑且,暫且:茍安。茍延殘喘。茍且。
◎ 馬虎,隨便:茍得。茍合。不敢茍同。
◎ 如果,假使:茍非其人。“茍富貴,無相忘”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茍
careless if indifferent negligent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茍 gǒu?
〈名〉
(形聲。從艸,句( gōu)聲。本義:草名。又:菜名) 同本義 [grass name]
茍,茍草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茍貞夫。——《急就篇》。注“茍,草名也。”
詞性變化
◎ 茍 gǒu?
〈形〉
(1) 隨便,輕率 [careless;negligent;indifferent]
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為茍得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(2) 又如:一絲不茍;不茍言笑;茍言(言談輕率隨便)
(3) 貪求 [greedy]。如:茍利(貪求不正當(dāng)?shù)睦?;茍冒(貪求);茍欲(貪求;不正當(dāng)?shù)挠?;茍貪(貪求)
(4) 卑下 [humble]。如:茍賤(卑鄙下賤);茍辭(謅媚之言)
◎ 茍 gǒu?
〈副〉
(1) 姑且;暫且 [tentatively;for the moment]
茍者,偷合之稱。所以行為廉隅,不存德義,謂之茍且。——《匡謬正俗》。按,累呼曰茍且,單呼曰茍。
且茍而賦。——《國語·魯語》
臨財(cái)毋茍得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上》
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(dá)于諸侯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雖董之以嚴(yán)刑,振之以威怒,終茍免而不懷仁。——唐· 魏征《諫太宗十思疏》
(2) 又如:茍全性命(暫時保全性命);茍簡(茍且簡略);茍止(茍且行事;勉強(qiáng)停止);茍且行止(不正當(dāng)?shù)男袨?;茍容(茍且依附。指被權(quán)貴者所收容接納);茍且因循(得過且過,不求進(jìn)取);茍免(茍且免于損害)
◎ 茍 gǒu?
<連>
(1) 若;如果;假使 [if]
茍富貴,無相忘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茍粟多而財(cái)有余,何為而不成?——漢· 賈誼《論積貯疏》
(2) 又如:茍或(假如;如果);茍能堅(jiān)持,必將勝利
(3) 另見 gōu;jù
漢語字典
[①][gǒu]
[《廣韻》古厚切,上厚,見。]
(1)隨便;馬虎;不審慎。
(2)暫且;勉強(qiáng)。
(3)茍延。
(4)貪求。
(5)卑下。
(6)表示推測或希望。
(7)假如;如果;只要。
(8)姓。漢代有茍參。見《漢書·陳湯傳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厚切,上45厚,gǒu,流開一上侯見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五有
[粵 語]:gau2
[閩南語]:koD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茍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1023第05〔古文〕??【唐韻】【廣韻】古厚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正韻】舉后切,??音垢。【說文】草也。 又誠也。【魯語】夫茍中心圖民,知雖不及,必將至焉。 又且也。【晏子·雜上篇】行廉不爲(wèi)茍得,道義不爲(wèi)茍合。 又但也。【揚(yáng)子·法言】非茍知之。 又【韓詩外傳】指緣謬辭謂之茍。 又磯名。【水經(jīng)注】茍磯,亦曰南陽磯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漢有茍參。【急就篇】茍貞夫。【註】茍,草名也。所居饒之,因以爲(wèi)氏。 又【集韻】居侯切,音鉤。茍吻,草名。 又【類篇】果羽切。【唐韻古音】讀矩。【蔡邕·述行賦】登高斯賦,義有取兮。則善戒惡,豈云茍兮。翩翩獨(dú)征,無疇與兮。
(茍)【廣韻】紀(jì)力切【篇海】訖逆切,??音殛。急也。通亟。與茍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