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蓯
(蓯)
cōng ?ㄘㄨㄥˉ
◎ 〔蓯蓉〕寄生植物“草蓯蓉”和“肉蓯蓉”的統稱。草蓯蓉亦稱“列當”;肉蓯蓉莖和葉黃褐色,莖可入藥。
◎ (蓯)
漢語字典
[①][cōng]
[《集韻》七恭切,平鐘,清。]
“蓯1”的繁體字。
(1)見“蓯蓉”。
(2)通“舼”。小艇。
(3)通“摐”。參見“衝蓯”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聲一董
[粵 語]:cu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蓯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1022第07【玉篇】與從同。註詳彳部八畫。
(蓯)【唐韻】作孔切【集韻】祖動切,??音總。菶蓯,草貌。又【韻會】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須葑蓯。 又【廣韻】草貌。 又【集韻】七恭切,音鏦。【類篇】肉蓯蓉,藥名。 又荀勇切,音竦。??蓯,相入貌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騷擾??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