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xīng]
[《廣韻》虛陵切,平蒸,曉。]
亦作“嬹1”。“興1”的繁體字。
(1)起身;起來。
(2)興起。
(3)派遣;出發(fā)。
(4)征聚。
(5)推舉;起用。
(6)產(chǎn)生。
(7)猶動(dòng)。
(8)猶作。
(9)猶升。
(10)倡導(dǎo)。
(11)創(chuàng)辦;舉辦。
(12)設(shè)立;制造。
(13)成功;成就。
(14)昌盛;興旺。
(15)胖。
(16)流行;時(shí)行。
(17)寵慣。
(18)準(zhǔn)許,許可。
(19)或許,也許。
(20)語氣詞。
(21)姓。漢代有興渠。見《後漢書·宦者傳·孫程》。
[②][xìng]
[《廣韻》許應(yīng)切,去證,曉。]
“興2”的繁體字。
(1)譬喻。
(2)《詩》六義之一。乃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的一種寫作手法。
(3)喜歡。
(4)興致。
(5)指情欲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蒸部曉母,xi?ng
[廣 韻]:虛陵切,下平16蒸,xīng,曾開三平蒸曉
[平水韻]:下平十蒸·去聲二十五徑
[粵 語]:hing1hing3
[閩南語]:heng1,heng3,hin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臼字部】 興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1005第05【唐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虛陵切,音??。【爾雅·釋言】興,起也。【詩·小雅】夙興夜寐。【禮·中庸】國有道,其言足以興。【註】興,謂起在位也。 又【廣韻】盛也。【詩·小雅】天保定爾,以莫不興。【箋】興,盛也。 又【五音集韻】舉也。【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】進(jìn)賢興功,以作邦國。【註】興,猶舉也。 又動(dòng)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弓人】下柎之功,末應(yīng)將興。【註】興,猶動(dòng)也。 又【詩·大雅】興迷亂于政。【箋】興,猶尊尚也。 又【周禮·地官·旅師】頒其興積。【註】縣官徵聚物曰興。今云軍興是也。又【司稼】平其興。【註】所徵賦。 又州名。【五音集韻】漢置武都郡,魏立東西州。梁爲(wèi)興州,因武興山而名。 又縣名。【李顒·涉湖詩】旋經(jīng)義興境。 又殿名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龍興含章。【註】龍興,殿名。 又姓。【姓譜】漢濟(jì)陰王,謁者興渠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許應(yīng)切,音嬹。【集韻】象也。 又【韻會(huì)】比興。【增韻】興,況意思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師】敎六詩,曰風(fēng)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。【詩詁】興者,感物而發(fā),如倉庚于飛,熠燿其羽,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之類。 又【正韻】悅也。【禮·學(xué)記】不興其藝,不能樂學(xué)。【註】興之言喜也。【殷仲文詩】獨(dú)有淸秋日,能使高興盡。 又【正韻】許刃切,音釁。【禮·文王世子】旣興器用幣。【釋文】音同釁。 又【韻補(bǔ)】葉火宮切,音兇。【馬融·長笛賦】曲終闋盡,餘弦更興。繁手累發(fā),密櫛??重。重平聲。 又葉虛良切,音香。【徐幹·雜詩】沈隂增憂愁,憂愁爲(wèi)誰興。念與君相別,乃在天一方。【潘乾??】實(shí)天生德,有漢將興。子子孫孫,俾爾熾昌。 又葉丘侵切,音欽。【詩·大雅】殷商之旅,其會(huì)如林。矢于牧野,維予侯興。
考證:〔又【掌均】平其興。〕 謹(jǐn)按周禮無掌均之官,所引出地官司稼。掌均謹(jǐn)改司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