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臾 yú?
〈動(dòng)〉
(會(huì)意。《說文》:“從申,從乙。”不詳。雙音詞“須臾”,片刻,一會(huì)兒)捆住拖拉 [tie and draw]
極天云一線異色,須臾成五彩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詞性變化
◎ 臾 yú?
〈形〉
(1) 善[good]
臾,善也。——《集韻》
(2) 肥沃的。后作“腴” [fertile]
郡縣上臾之壤,守之若干。——《管子》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yú]
[《廣韻》羊朱切,平虞,以。]
(1)見“臾曳”。
(2)見“須臾”。
(3)姓。春秋晉有臾駢見《左傳·文公六年》。
[②][yǔ]
[《古今韻會(huì)舉要》勇主切,上麌]
古弱弓名。
[③][yǒng]
[《集韻》尹竦切,上腫,以。]
縱臾,慫恿。慫,
[④][kuì]
[《廣韻》求位切,去至,羣。]
草編的筐。“蕢”的古字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羊朱切,上平10虞,yú,遇合三平虞以
[平水韻]:上平七虞
[粵 語(yǔ)]:jyu4
[閩南語(yǔ)]:ju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臼字部】 臾; 康熙筆畫:8; 頁(yè)碼:頁(yè)1003第05【唐韻】【集韻】??求位切,音匱。同蕢。【說文】草器也。古象形。引論語(yǔ):荷臾而過孔氏之門。或作?。◎按論語(yǔ)今作蕢。 又【廣韻】羊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容朱切【正韻】雲(yún)居切,??音余。【儀禮·燕禮】寡君有不腆之酒,以請(qǐng)吾子之與寡君須臾焉。【中庸】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。 又姓。【左傳·文六年】賈季奔狄,宣子使臾駢送其帑。 又人名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黃帝得寶鼎宛朐,問於鬼臾區(qū)。【淮南子·汜論訓(xùn)】臾兒,易牙,湽?jié)浦险撸瑖L一哈水,而甘苦知矣。【註】臾兒,易牙,皆齊之知味者也。 又國(guó)名。【左傳·僖二十一年】任宿,須句,顓臾,風(fēng)姓也。【註】顓臾在泰山南,武陽(yáng)縣東北。又【字彙補(bǔ)】鳧臾,東方國(guó)名。卽扶餘也。 又【荀子·大略篇】語(yǔ)曰:流丸止于甌臾,流言止于智者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??勇主切,音庾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弓人】往體多,來體寡,謂之夾臾之屬。【註】夾臾之弓,合五成規(guī)。【疏】夾臾,反張多隨,曲執(zhí)向外。【釋文】臾,音庾。 又【正韻】尹竦切,音勇。縱臾,與慫慂通。詳心部慂字註。 又【韻補(bǔ)】葉兪戍切,音裕。【漢·廣陵厲王歌】奉天期兮不得須臾,千里馬兮駐待隅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