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腤
ān ? ㄢˉ
◎ 古代烹調法,把鹽、豉、蔥等與肉或魚一起煮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腤 ān?
〈動〉
烹煮,古代用鹽、豉、蔥與肉類同煮的一種烹調法 [cook]。如:腤雞;腤白肉;腤豬;腤魚
漢語字典
[①][ān]
[《廣韻》烏含切,平覃,影。]
(1)烹煮。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有腤雞、腤白肉、腤豬、腤魚諸法。
(2)見“腤臢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烏含切,下平22覃,ān,咸開一平覃影
[粵 語]:am3ngam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腤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988第16【廣韻】【集韻】??烏含切,音諳。【廣韻】煮魚肉也。【集韻】烹也。【齊民要術】有腤雞法。 又【集韻】鄔感切,音晻。腤腩,調飪也。 【集韻】或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