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脊
jǐ ? ㄐㄧˇ
◎ 人和動物背上中間的骨頭:脊椎。脊髓。脊柱。脊梁。脊背。脊椎動物。
◎ 中間高起的部分:山脊。屋脊。書脊。
英文翻譯
◎ 脊
raphe ridg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脊 jǐ?
〈名〉
(1) (本義:背中間的骨頭)
(2) 同本義 [spine]
脊,背呂也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舉肺脊?!?a href="/r_ci_20095aec3b2b14b5278b83ae1880e3c4/" target="_blank">儀禮·特性禮》
坎為美脊?!?a href="#">易·說卦傳》
或碎腦以折脊?!?a href="/r_ci_293040fc607f40caf6d6e16042012182/" target="_blank">李白《大獵賦》
(3) 又如:脊杖(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);脊令(脊令原。即“鹡鸰”,水鳥名。常比喻兄弟,或兄弟友愛,急難相顧)
(4) 物體上像脊梁骨似的隆起部分 [backbone]。如:山脊;屋脊;脊封(書脊上的封皮)
(5) 理,條理 [reason]
有倫有脊?!?a href="#">詩·小雅·正月》
漢語字典
[①][jǐ]
[《廣韻》資昔切,入昔,精。]
(1)人或動物背部中間的骨肉;脊骨。
(2)指物體中間高起的部分。
(3)比喻關鍵或要害之處。
(4)條理。
(5)死人骨。
[②][jí]
[《集韻》秦昔切,入昔,從。]
見“脊2脊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錫部精母,tziek
[廣 韻]:資昔切,入22昔,ji,梗開三入清精
[平水韻]:入聲十一陌
[粵 語]:zek3zik3
[閩南語]:chek4,chiah4,chit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脊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982第08【廣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資昔切,音積?!菊f文】背呂也?!緩V韻】背脊?!菊滞ā勘承囊?。手足之所不及,故謂之脊?!踞屆糠e也。積續骨節,脈絡上下也。【易?艮卦註】夤,當脊之肉也。又【說卦】爲美脊?!臼琛咳∑潢栐谥幸??!∮治锝杂屑??!径Y?內則】貍去正脊。又【少儀夏右鰭註】鰭,脊也?!∮稚郊埂!緺栄?釋山】山脊,岡。【疏】孫炎云:長山之脊也?!緯?胤征火炎崐岡傳】山脊曰岡。 又喻地形?!臼酚?張儀傳】必折天下之脊?!驹]】常山於天下在北,有若人之背脊也?!緫饑摺拷窳赫?,天下之脊也?!∮帧卷崟坷硪?。【詩?小雅】有倫有脊?!緜鳌考?,理也。 又與?通。死骨也?!局芏Y?秋官?蠟氏掌除骴註】故書骴作脊。鄭司農云:脊讀爲?,謂死人骨也。 又鳥名。【詩?小雅】脊令在原?!緜鳌考沽睿t渠也。飛則鳴行則搖?!∮置┘??!厩皾h?郊祀志】江淮閒,一茅三脊?!驹]】茅草有三脊,謂靈茅也。